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介绍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去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这个重大决定性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来体现。
六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有10万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摘帽,2018年预计还有280个左右要脱贫退出。之所以说是预计,是因为现在各省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对这些计划退出的贫困县进行检查、验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宣布。
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绩是巨大的。2018年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个百分点,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以上减贫任务。
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主要特点
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局良好。
二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加快。
三是精准扶贫举措落地落实。
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力推进。
五是脱贫攻坚投入保障更加有力。
六是作风建设和干部培训取得明显成效。
七是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但是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也比较大,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还不够精准,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等等,需要下功夫加以解决。
今年主要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常务会已经明确,2019年的减贫目标还是要完成1000万以上的减贫任务,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的摘帽。如果把这两个目标实现了,我们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扎实的基础。主要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
二是抓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解决。
三是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等各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
四是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防止返贫。
五是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
六是加大扶贫投入和监管力度。
七是加强脱贫攻坚的总结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答问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请问这些地区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又如何加大工作力度?谢谢。
欧青平:
刚才,我向大家作了简要介绍,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确定了深度贫困地区。2017年,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为了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各地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深度贫困地区。首先是“三区三州”,这是中央统筹重点支持的地区,其次是“三区三州”外,中西部地区确定了169个深度贫困县。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明确了攻击点位,进一步确定了重点工作的区域。
第二,制定了实施方案。2018年,“三区三州”所涉及的六个省都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确定了非常详尽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经过领导小组备案,各省以省人民政府名义进行了印发。
第三,加大了政策倾斜支持力度。为了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地区,中央有26个部门出台了27项政策性文件。2018年,中央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亿元用于深度贫困,占了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资金的60%,体现了中央统筹加大力度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同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经过一年的努力,“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共减少了134万,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4个百分点,降幅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快了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几个数据充分体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三区三州”外还有169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也大幅减少,共有460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也大幅下降。
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2019年1月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在四川凉山召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胡春华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月13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广西河池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重点就“三区三州”外169个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作出部署和安排,特别强调要强化工作指导和责任落实。中央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指导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依然难度很大。下一步,要积极推动各地落实“三区三州”各项政策举措,同时加大对“三区三州”外169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对所有的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进行跟踪、监测、评估,继续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硬骨头”。谢谢。
新华社记者:
昨天刚刚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的硬任务,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短板。请问欧主任,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接下来打算怎么精准施策,进一步应对?谢谢。
欧青平:
我们把2019年确定为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一是要啃下深度贫困的“硬骨头”,这是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也是面临的最大挑战。“三区三州”虽然剩下的贫困人口不多,但是这些贫困人口大多是脱贫能力比较差、处于极端恶劣自然条件的地区。“三区三州”外的169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很大,占全国贫困人口比例较高,同时这些地方又集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为一体,脱贫难度也比较大。二是集中力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这是我们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也是2019年中央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就是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标准就是解决好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根据目前相关部门统计,在“两不愁”方面,不愁吃、不愁穿问题总体不大,但是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水利部初步统计,还有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如果加上本村其他非贫困人口,这个规模会更大。“三保障”方面,基本医疗这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目前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我们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还很低,甚至在一些贫困村还没有卫生室,还没有合格的医生,老百姓只能走很远的路到县城甚至到中心城市去看病,不仅医疗费用支出大,而且“成本”也很高。义务教育方面,在一些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依然存在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问题。据教育部门统计,每年大概有五六十万孩子辍学。义务教育有保障,就是要实现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这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再一个就是住房安全,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住危房,所以2019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作为一项新的任务。第六次领导小组会在这方面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要求相关的国务院牵头部门担负起各自的责任,牵头摸清底数,出台政策,指导各省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刚才讲的这几个方面外,还要继续解决好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转变作风永远在路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也是我们现在要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提到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视目前的情况如何?都发现了哪些问题,如何整改?谢谢。
欧青平:
去年10月份,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把脱贫攻坚作为主题,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这次专项巡视是针对13个中央单位包括11个国务院部门和2个金融机构,还有13个省区市开展的专项巡视,也是中央首次对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专项巡视对促进各地各部门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5个巡视组已经全部向26个单位反馈了巡视意见,综合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所有单位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方面,还不够深入。二是脱贫攻坚工作还不够精准。尤其是在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等政策要求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偏差。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比如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比如说填表报数多、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基层的老百姓、基层干部在这方面反映还是比较强烈的。四是中央巡视特别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央专项以及其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要求,对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确保件件有着落、条条有整改,并做到举一反三,不断改进工作。整改的情况将作为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整改不力的地方,继续实施常态化约谈,保持工作压力,促进责任落实。通过巡视问题的整改,推动脱贫攻坚进一步深化,提升脱贫攻坚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您在介绍的时候,要把全面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领域的突出问题作为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看材料里提到了一个词叫“对账销号”,这个账算清楚了没有,大概整体情况如何?另外,“两不愁三保障”应该是既定的脱贫标准,到了2019年为什么又要强调全面排查,这个安排有什么深意?谢谢。
欧青平:
“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不是现在才确定的,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就明确了解决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脱贫,它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要实现。“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基本保障,这个目标是明确的。为什么到了2019年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剩下贫困人口的脱贫,那么就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认真梳理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还有多少工作量,明确了这些工作任务,做好工作计划,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防止出现死角。
从目前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量不是特别的大。刚才讲饮水安全,现在大概有100多万,义务教育辍学的大概有五六十万孩子,但这个情况各地有所不同。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目前基本上做到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全覆盖,但是也有个别贫困人口有遗漏。住房安全有保障方面,目前住建部正在牵头排查。这个问题扶贫领导小组有明确要求,到3月底把所有的底数摸清楚。刚才讲的这些情况,到3月底我们相关部门都会有明确的数据、明确的工作安排。有了这些底数和工作计划,各地就要对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这些工作任务。至于说做到逐个销号,是要在我们建档立卡的信息系统里面完成一个、销号一个,这叫逐个销号。那么为了保证“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完成,我们还要组织专门的检查和督导,确保到2020年不留死角、不落一人。谢谢。
道琼斯金融通讯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根据您刚才提到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里面要防止和减少返贫。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返贫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一个返贫率的数字?返贫原因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有哪些减少返贫的具体措施?谢谢。
欧青平:
返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返贫率的高低、返贫人数的多少,取决于脱贫质量和脱贫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体来讲,这些年返贫率是不高的。建档立卡的数据统计,这些年返贫人数在不断地减少,2016年的返贫人数是68.4万人,2017年是20.8万人,2018年是5.8万人。这也说明我们各地在脱贫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大家可以从这些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数据看到,有一个错退率的指标,就是不应该退出的贫困人口退出了,占退出人口比例都是很低的,只有百分之一、二,不高。但是并不说明我们在一些地区就没有返贫的风险。
我们认为返贫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造成的:一是脱贫不实、脱贫质量不高或者本身就没有真脱贫,这必然会造成返贫。二是没有建立起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如果是光靠政策补贴、光靠发钱发物,他的脱贫也是不可持续、不可长久的。三是存在一些自然因素,特别是因灾、因病和因残返贫,因病因残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家庭的返贫,主要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了,那么这个家庭的收入会急剧下降。同时,由于自然灾害也可能会导致返贫。为了加强对返贫的监测,我们从今年起对所有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将适时开展“回头看”,看每一个脱贫家庭是不是真正的脱贫,有哪些还存在返贫风险,针对每个贫困家庭不同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这项工作近期就会开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们这几年脱贫工作中一直注意避免“突击脱贫”和“数字脱贫”,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您刚才介绍的情况,2018年到2019年我们国家贫困县摘帽子的速度大大提升,可以说迎来一个高峰期,这样的情况下,怎么保持比较好的脱贫效果,我们有哪些对应的举措?谢谢。
欧青平:
首先,2018年、2019年贫困县摘帽处于高峰期,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脱贫攻坚从2013年、2014年开始,中央是2015年底发的文件,也就是6年的时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贫困县逐步都具备了脱贫摘帽的条件。全国832个贫困县,少数条件较好的县在2016、2017年率先摘帽,2018年预计有280个左右的县达到脱贫条件,到了2019年可能就是330个左右,剩余最困难的县是少数,将在2020年脱贫摘帽。
为了防止突击脱贫或者数字脱贫,从2016年开始,我们指导各地严格制定、科学规划脱贫的滚动规划。总体来说,这个规划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科学的,也防止了一些地方突击脱贫、提前脱贫、数字脱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特别是在贫困县的退出上实行专项评估检查,重点检查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退出的真实情况。贫困县退出,中部地区是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西部地区降到3%以下,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是不能退出的。对贫困人口退出质量,我们是作为考核评估的最重要的内容来进行检查的。通过这个严格的考核评估,从根本上来把住脱贫质量这个关口。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所有贫困县的退出,要求省里按照最高的质量、最严的要求来进行检查和验收。从2018年开始,贫困县退出的检查、考核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2017年以前都是中央组织检查验收,2018年开始这个检查验收的责任交给了省里。现在各省的压力都很大,为什么呢?因为省里检查验收完以后,中央还要抽查20%的县,对于抽查不合格的,省里是要承担责任的。而且,中央20%的抽查是在省里宣布以后才去,可想省里的压力有多大。从这方面也是对脱贫质量的严格把关。另外,中央三年行动指导意见还要求,2020年和2021年,要组织对832个贫困县进行普查,重点也是对贫困人口的退出质量和贫困县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普查,这些工作都是确保贫困县严格退出的举措。谢谢。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今年扶贫办在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建短板方面将怎么做?谢谢。
欧青平: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专业。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贫困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管是专项扶贫资金,还是行业方面资金,还是社会帮扶资金,投入的力度是空前的,其中很多都是用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来说,目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甚至已经赶上或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家现在到贵州去看,贵州的道路建设有些水平甚至比中西部有些地方还要好。同时,这些年国家在电力基础设施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通电问题。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组织相关企业,不仅实现了贫困村通生活电,而且正在努力实现贫困村甚至是一些人口比较大的自然村通动力电,解决当地老百姓生产发展的需要。在饮水安全方面,大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在电信普遍服务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做到94%的贫困村通宽带,现在你到贫困村4G信号基本上做到了覆盖,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落后,主要是在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像四川凉山、南疆四地州、云南昭通、广西河池和百色等地区。下一步,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这些深度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把重心进一步下沉,解决和打通“最后一公里”。各地现在正在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就是为了解决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电力设施等方面最后通达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会有更大改善。但是,要完全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下午,韩长赋部长还来给大家讲“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接着干,接着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助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谢谢。